推廣動態
Promotion dynamics
-
21/03 2022
來源:臨滄市林業科學研究院
鄉村振興的根本在于產業振興,市林業科學院深刻認識到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對鄉村振興的關鍵作用,在積極幫助基層引進項目的同時,全力做好科技支撐服務產業發展。近一段時間以來,市林業科學院科研技術團隊集十余年研究探索取得的技術成果,精心制定了《堅果林下栽培珠芽魔芋同時產出商品芋、葉面珠、種芋節本高效技術手冊》,并于3月15日在永德縣崇崗鄉召開的堅果林下魔芋種植培訓會上,為農戶代表進行了產業現狀、產業政策扶持等理論培訓和栽培技術現場實作培訓。理論培訓會上,市林業科學院院長、高級工程師楊建榮闡述了發展堅果林下魔芋產業的
-
21/03 2022
來源:大理州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所
近日,大理州林科所專家到漾濞縣菜白村山核桃基地現場指導山核桃改良和科學撫育技術,并把4臺噴霧器分別送到實施農戶的田間地頭。大理州林草局駐菜白村工作隊、雞街鄉人民政府、菜白村村委會相關人員一同參加。 一年來,大理州林科所針對菜白村山核桃基地干旱缺水,苗木長勢弱,樹型差,掛果的果小、不飽滿、空殼等問題,選出3塊示范樣板基地,并對其進行科學撫育管理,聘請專業施工隊進行施肥、品種改良,技術人員按季節到示范基地指導除草、修剪、施肥、間種、涂白和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該項目的實施將對菜白村及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
-
13/12 2021
來源:大理州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所
“太感謝了,徐書記!您們來傳經送寶,解決了我多年山核桃管理上的難題,現在我對發展山核桃更有信心啦!”在漾濞縣雞街鄉菜白村的山核桃種植基地,種植大戶茶永吉握著大理州林科所黨支部副書記、高級工程師徐士忠的手激動地說。 12月8日一早,大理州林科所組織懂技術、能傳授的10名黨員并邀請州林草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局機關黨委書記陳愛國一行馬不停蹄來到漾濞縣雞街鄉菜白村,在72畝的山核桃基地內,徐書記一邊走一邊仔細查看,并不時向基地負責人指出菜白村境內氣候屬亞熱帶干旱立體氣候,光熱資源豐富,非常適合山核桃生長。但這片
-
07/12 2021
來源:大理州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所
2021年11月29至30日,大理州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所在大理市組織了一期林下滇重樓種植培訓會,來自全州12縣市林草局的技術人員及中藥材種植大戶和企業共計70多人參加了培訓。結合大理州林科所2021年中央財政林業草原科技推廣示范項目《林下滇重樓種植推廣》的開展,此次培訓特邀大理大學藥學院段寶忠教授做了《重樓等滇產藥材資源及產業發展現狀探討》的專題講座,講座立足大理州林下資源特征優勢,從重樓屬植物的認識,中國新版藥典對滇重樓的需求等方面入手,重點闡述了滇重樓和滇黃精種植中各個環節的關鍵技術,引導生產中正確選
-
30/11 2021
來源:臨滄市林業科學院
為進一步規范《鳳慶縣核桃初制加工標準化示范》項目加工體系建設,2021年11月25日由臨滄市林業科學院和臨滄工投順寧堅果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在公司廠部舉辦1期核桃初加工標準化的技術培訓,參加培訓的人員主要是與公司合作的26家核桃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此次培訓邀請了臨滄工投順寧堅果開發有限公司龔新武副總經理對核桃加工分級設備改造及維護保養進行專題授課。培訓老師用PPT課件對分級設備滾筒篩及螺旋葉片改造后如何使用作重點講解,改造后分級設備可以按購買商及消費者需求調整分級數量及分級尺寸,使分級率達90%以上。
-
14/11 2021
來源:中國日報網
近日,COP15世界的世外桃源?云南生物多樣性全媒體主題采訪行走進文山州廣南縣?,F場,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南縣依托“神樹”(中華神經酸樹,學名:蒜頭果)生長環境的獨特性和貢獻人類的優越性,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從而走出了一條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初步實現從瀕危植物到“致富果”的綠色產業。 中華神經酸樹(蒜頭果)屬鐵青樹科中華神經酸樹(蒜頭果)屬,是我國特有的單屬單種雙子葉植物珍稀瀕危孑遺植物,1987年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其主要分布在廣南西部和云
-
04/11 2021
來源:永平之聲
-
02/11 2021
來源:保山市林業和草原技術推廣站
近期,位于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的余甘子早實豐產栽培示范林迎來采收季,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采摘工人和商販絡繹不絕,一派豐收忙碌的景象。 根據保山市林業和草原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現場測產,2021年示范基地鮮果平均株產為68kg,按種植密度4m5m計算,鮮果畝產2244kg,按平均收購價5.6元/kg計算,畝產達1.26萬元,其中最高株產鮮果173kg,產值達768.8元。 該示范基地借助實施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余甘子早實豐產栽培示范》項目,累計組織開展了密度調整、品種改良、整形修剪
-
26/10 2021
來源:大姚縣林業和草原局
近年來,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本土資源優勢,多措并舉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發展林菌、林藥、林菜、林草等多種產業,在林冠下大力推廣野生菌、森林蔬菜采集、人工食用菌、中藥材、優質飼草、魔芋、百合等經濟作物種植。采用林畜、林禽、林蜂、林蟲等模式,大力發展豬、牛、羊、雞、鴨、鵝、昆蟲等養殖業,實行立體種養和復合經營,進一步綜合開發利用林地空間資源,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增加林農收入。大姚縣2021年林下經濟產業面積達163.7萬畝,其中,
-
26/10 2021
來源:鳳慶縣林業和草原局
今年以來,臨滄市鳳慶縣大力推動核桃產業發展,按照農工貿一體化發展的思路,把核桃全產業鏈聚集發展作為全縣“十四五”期間重中之重來抓,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壓實工作責任。 “兩套標準”做實原料端。抓實基地建設標準化,從基地端入手建機制,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基地組織化水平,由合作社牽頭抓好基地管護,推動形成“聯盟+精制龍頭+初制小龍頭+合作社+農戶”的聯結機制。抓實原料生產標準化,從干果原料端入手統一標準,在“五個一”標準引領下實施千戶小龍頭培育計劃,加快推進核桃水洗果加工站建設。 “三措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