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中心
Download Center
安徽一日一技|無患子培育技術
1.種子采集及貯藏
1.1母樹選擇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中齡林的優良母樹。
1.2種子采集與處理
10月下旬-11月上旬,當果皮由黃綠色轉為褐紅色或黃褐色時即可采收。采集后,置于通風陰涼處攤漚4天~6天,剝去果皮取出種子晾曬3天~4天,種子相對含水率20%時即可播種或儲藏。
1.3種子儲藏
曬干的種子裝入帶有內膽的塑料編織袋內,每袋10kg~15kg并留三分之一空間供種子呼吸,置入常溫房間內或1℃~5℃冷庫中,袋與袋之間不疊壓,每隔15天開袋翻動透氣一次。
1.4催芽
用于春播的種子,選擇清潔河沙,用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沙子進行消毒處理。按種子與沙體積1:3混均置入容器內,厚度不超過30cm,外加10cm純沙覆蓋,置入室內通風陰涼處,每隔10~15天翻動一次,檢查有無霉爛、鼠害。翌年2月下旬,當種皮開裂、種子露白時播種。
2.播種育苗
2.1裸根苗培育
2.1.1圃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塊,土壤為壤土或砂壤土。
2.1.2整地
秋播8月份深翻土地、9月下旬耙地、10月下旬淺耕10cm~15cm;春播秋末冬初深翻整地,翌年早春淺耕細耙。
2.1.3作床
作高床,床高20cm~25cm,床寬1m~1.2m,步道寬30cm~40cm。
2.1.4施基肥
施基肥在淺耕整地時一并進行,每667平方米用腐熟雞糞1500kg或菜籽餅200kg和復合肥50kg。肥料均勻撒入圃地耙均。
2.1.5播種
2.1.5.1播種時間
秋播在11月中下旬;春播在2月中下旬。
2.1.5.2播種方法
秋播采用條播,條距30cm,溝深8cm~12cm,播后覆土3cm~5cm;春播采用條狀點播,種距25cm,行距30cm,播好覆土3cm~5cm后澆透水。
3.育苗管理
3.1出苗前管理
播種后適時補水,保持土壤濕潤。
3.2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用50%多菌靈粉劑800倍液噴灑幼苗,每隔9天~10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3次。干旱時要噴水補濕,多雨天氣要及時清溝瀝水,及時清除雜草。
4.苗木出圃
5.造林
5.1造林地選擇
選擇山地、丘陵崗地,土壤深厚、肥沃的壤土、砂壤土。
5.2整地
坡度平緩的林地采用全墾的方式整地,整地深度30cm~40cm,穴的規格為40cm×40cm×35cm。整地時間為秋冬季節,整地前清理林地雜草、灌木,林地翻挖后清理石頭、樹樁、樹根。坡度大于15度整地時應適當保留山頂、山腰、山腳部位的植被作為水保帶,防止水土流失,水保帶寬2m~3m。
5.3苗木要求
苗木應根系完整,枝干通直,頂芽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苗根過長的,要適當修剪或截根。
5.4造林時間
造林時間一般為初冬和春季。
5.5造林密度
密植株行距可為2m×2m、3m×3m每hm2分別為2500株、1110株;稀植株行距4×4米每h㎡625株。
5.6配置方式
按正方形或矩形配置。
5.7造林方法
5.7.1裸根苗栽植法
栽植時截除苗木主根過長的部分,保留主根20cm~25cm長,栽植深度25cm~30cm,栽植時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層覆土,層層踏實,穴面覆蓋一層虛土,澆定根水。
5.7.2容器苗或帶土球苗栽植法
栽植穴大于容器或土球,栽植時去掉容器或土球捆扎帶,容器苗或土球苗栽植深度以表面略低于土面,然后踩緊踏實澆透水,再覆一層虛土。
6.撫育管理
6.1除草
每年兩次分別于5月~6月,8月~9月進行。
6.2補植
翌年2~3月對缺棵或生長衰弱的幼樹選擇大一點的規格的樹苗補植或替換。
6.3立樁扶正
受外力影響造成幼樹歪斜或樹干彎曲的要及時扶正或立桿綁扎整形。
6.4施肥
幼樹生長季節追施復合肥,每株25g~50g,冬季結合撫育施腐熟禽畜糞每株1000g。2年以上的幼樹可雨天撒施復合肥,每667平方米25kg。
7.主要病蟲害防治
7.1病害防治
無患子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和灰霉病等,其主要危害情況及防治方法,參見表2。
7.2蟲害防治無患子主要蟲害有臭椿皮蛾、一點蝙蝠蛾,其主要危害情況及防治方法,參見表2。
撰 稿 吳蒙、王力(宣州區林業事業發展中心)
上一篇: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