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中心
Download Center
安徽一日一技|薄殼山核桃和桃樹復合經營技術
薄殼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Koch),又名美國薄殼山核桃、長山核桃,為胡桃科山核桃屬植物。原產美國、墨西哥,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薄殼山核桃是多用途樹種,既是果用林、油用林,又是用材林、景觀林,其利用價值非常高。發展薄殼山核桃產業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導向,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薄殼山核桃造林后的前幾年只有投入而無收入,其回報周期長,直接增加發展薄殼山核桃的經濟壓力。因此,在無產量和經濟效益的薄殼山核桃幼林階段,在林地上套種其他經濟植物,開展科學的復合經營,達到以短養長、以耕代撫,可有效促進薄殼山核桃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六安市林業工作總站于2018年-2020年承擔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薄殼山核桃復合經營技術推廣示范》,本項目根據《薄殼山核桃高效復合經營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證書號17-362-01)技術成果,通過推廣其生態和經濟效益較好的“薄殼山核桃和脆桃復合經營模式”,以期達到充分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增加前期收入、緩解企業經濟壓力;有效解決發展薄殼山核桃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這一難題,為六安地區及周邊發展薄殼山核桃產業和種植做好示范推廣作用。
1、林地選擇
薄殼山核桃為深根性樹種,對土壤的通透性和土壤深度要求較高,本項目基地選擇在六安市金安區橫唐崗鄉薄殼山核桃基地,林地為丘陵崗地,土壤為山地黃棕壤,土層深厚(1m以上),土質疏松,通透性良好;土壤呈微酸性(pH值5.0~6.5)。
2、整地挖穴施基肥
栽植前一年冬季完成整地、挖穴和施基肥等前期工作,平地或坡度較緩的采用機械全面清雜全墾整地。整地時針對不同造林樹種配置方式進行挖穴,薄殼山核桃挖穴規格為100cm×100cm×100cm,桃樹挖穴規格為40cm×40cm×40cm。薄殼山核桃每穴施入有機肥20kg和復合肥2kg,桃樹每穴施入有機肥10kg和復合肥1kg,肥料施入穴底,并覆表土將其混勻,隨后再用表土填滿,堆成呈饅頭狀,待下沉后造林。
3、造林樹種、品種選擇
堅持良種壯苗,抓好項目建設種苗關。造林苗木的規格和質量按照Ⅰ級苗標準執行,要求根系發達,苗木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害及機械損傷。薄殼山核桃苗木選擇建設單位示范園區內大苗,桃樹苗木選擇示范園區自育兩年生苗。具體苗木規格見下表。
4、栽植密度與配置方式
造林初植密度以林木適時郁閉,幼樹良好生長為標準,同時起到較好的水保作用。薄殼山核桃初植密度為每畝19株,株行距為4m×9m;脆桃初植密度為每畝36株,株行距為2m×9m。在薄殼山核桃初植基礎上以條狀混交配置脆桃,待薄殼山核桃郁閉掛果后,對脆桃進行間伐作業,保留主要樹種。
5、苗木栽植
薄殼山核桃要求帶土球栽植。桃樹采用裸根栽植,栽植前,將桃樹苗木用500~1000mg/kg的萘乙酸或生根粉蘸根處理。栽植要求做到苗木扶正、根系舒展,栽植深度以不將嫁接口埋于地下為宜?;靥盥裢習r,填土要高出周圍地表8~10cm,為防止干旱和保溫,在樹盤范圍內實行覆膜保墑,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6、撫育管理
(1)幼林撫育。全面定植后,適時要進行二次復土,夏秋季進行擴盤撫育管理。第二年進行春季和秋季全面撫育,割灌除草和清雜作業。
(2)施肥管理。每年春季要增施有機肥,采用環狀和條狀施肥,薄殼山核桃每株施有機肥15kg,復合肥2kg,桃樹每株施有機肥5kg,復合肥1kg。薄殼山核桃可適當在秋季追施一次有機肥,每株施有機肥10kg,桃樹秋季每株施有機肥2kg。
(3)樹體整形定干。新造林進行樹體整形定干,薄殼山核桃樹體整形定干高度為1.5m,桃樹定干為0.8m。
7、病蟲害防治
(1)薄殼山核桃蟲害主要以蛀干害蟲天牛和食葉害蟲刺蛾為主,在春季萌芽前 1~2 周內噴施殺蟲類藥物,食葉害蟲期以吡蟲啉等噴殺防治,必要時建議人工捕捉或用腫腿蜂等生物防治。病害主要為葉斑病、褐斑病、煤污病、白絹病、根腐病、黑斑病,可在春季或高溫多雨季節,噴灑 1%的波爾多液防止病原侵染;在病害盛發期,每半月噴波爾多液 1 次,或在發病初期噴托布津;冬季修剪病蟲害枝條,燒毀或深埋。
(2)桃樹主要蟲害有葉蛾、紅蜘蛛、桃蚜。病害主要有流膠病、炭疽病。蟲害防治采用殺滅菊酯、吡蟲啉、噠螨靈1500~2000倍液,春季15天一次進行樹體噴灑。病害主要采取及時疏除病枝、細弱枝、交叉枝、過密枝及枯枝,增加樹冠間通風透光,提高樹體抗性。
8、森林防火
嚴格控制火源,防止附近居民稻田燃稻茬引田火上山。加強對居民的防火宣傳并張貼宣傳海報,提高護林防火意識。制定和落實管護措施,明確職責,對苗木基地進行全天候管護,清除林地和林道旁雜草。
本項目的實施符合國家林業生產建設和林業科技發展戰略、規劃政策。采取“雙桃”套種模式,充分利用林地空間,有利于林業生態體系、產業體系建設,有利于提升林業建設的科技水平和生產水平,有利于增加生產經營者收入。在薄殼山核桃栽培過程中,可以在行間套種桃樹優良品種,桃樹的生長不僅可以銷售桃樹的果實取得早期收益,還能利用桃樹生長快,在短期內即可覆蓋林地,減少撫育管理費用,降低水土流失風險,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1)經濟效益,實施該項目的經濟效益主要是直接經濟效益。一是以短養長,山核桃屬生長結果成熟期較長,桃樹掛果期較短,只需2年左右,形成一個良性的經濟循環期,三年后桃樹畝產1000kg,年收入將達到5000元,8年后薄殼山核桃年收入將達到每畝8000元左右。
(2)社會效益,一是實施該項目對當地以及周邊地區發展薄殼山核桃經濟林起到一定的示范帶動作用。二是為丘崗、低山區經營薄殼山核桃提供成熟的復合經營技術模式。三是帶動部分林農就業,給農民工就地務工帶來方便。四是提供脫貧攻艱工作新的產業扶貧途徑。
(3)生態效益,薄殼山核桃樹形高大、樹勢挺拔,是深受歡迎的觀賞、遮蔭和行道樹種,適合園林綠化,具有獨特生態效益的優良經濟樹種。尤其是采取“雙桃”套種模式,能大大加快薄殼山核桃幼林期的林地植被覆蓋度,生態效益十分顯著。
上一篇: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