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成果
Promotion results
優質高效云南松林培育及優良無性系早期選育技術
成果簡介
一、成果主要內容及應用領域
成果采用苗圃內完成“蹲苗”期的云南松大苗,結合無“蹲苗”期的大苗造林,第二、三年云南松幼林的平均樹高分別達 38.6 厘米和 59.0 厘米,高效解決了培育優質云南松人工林由于“蹲苗”而導致造林成功率低的瓶頸問題。提出了包括良種應用、苗木培育、密度控制、造林技術、混交林營造、林分撫育等內容的優質高效云南松用材林培育的配套技術,試驗扦插生根率達 60%~90%。成果適用于海拔 1500~2200 米的范圍內種植云南松。該成果總體上在同類研究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二、成果主要創新點
(一)開發了苗圃內無“蹲苗”期的云南松壯苗及大苗培育技術。
(二)確立了云南松非均勻密度控制造林及其混交林營造技術。
(三)提出了云南松低質低效林的分類系統、評價體系,總結出去劣疏伐、調整林分結構的低質低效改造技術。
(四)研發了云南松優良無性系早期選擇及無性扦插技術。
(五)開展了云南松生長早晚期相關研究,提出了云南松早期選育的最佳年齡為2~12 年;研究了母樹年齡、激素濃度、穗條長度等對云南松扦插生根率的影響。
(六)集成構建了云南松優質高效培育技術體系。
三、成果知識產權情況
發布行業標準“云南松速生豐產林”,發表論文 18 篇,分別獲得 2012 年度昆明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 2013 年度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四、經濟和社會效益情況
推廣非均勻密度控制造林、人工林撫育間伐和低質低效林改造分別為2050畝、2800畝和 3600 畝,增加產值 555 萬元~637 萬元;新營造人工林節約幼林撫育成本 39 萬元。
上一篇: 2021年度林木良種名錄一覽?|‘瑞蟠 21 號’桃
下一篇:思茅松人工林高效定向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