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成果
Promotion results
泡核桃品種資源創新及提質增效技術
成果簡介
一、成果主要內容及應用領域
針對云南省核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自2005年開始,用近10年的時間開展了泡核桃品種資源評價、泡核桃良種選育、苗木繁育關鍵技術、泡核桃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以及泡核桃標準化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等。形成了《泡核桃品種資源創新及提質增效技術研究與示范》成果,在同類研究中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成果主要創新點
(一)采用農藝性狀表型標記,確定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種質資源評價體系,建立了全國面積最大的泡核桃種質資源圃;提出云南泡核桃良種選擇的堅果評價指標體系。采用表型和分子標記手段,對云南知名地標品種“大姚核桃”、“漾濞泡核桃”進行篩選、鑒定和評價,進一步純化了傳統品種,使優異性狀得以穩定遺傳,并提出和確定了其適生栽培區。
(二)通過多目標良種選育,選育出了早實油用品種“龍佳”、矮化早實豐產品種“寧香”、抗晚霜串狀結實品種“紅皮連串”和抗寒抗晚霜品種“勝霜”,以及早熟或晚熟品種“漾早香”、“漾早雙”、“漾早鮮”、“勝勇”和“晚龍”。
(三)通過泡核桃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提出了半年砧育苗技術、晚實核桃提早結實技術和低產園改造技術;明確了海拔高度和采收期對果實品質的影響效應;在揭示葉片營養周年變化規律的基礎上,建立了葉面噴肥技術方案。
(四)在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基礎上,集成構建了泡核桃優質豐產高效技術體系,示范效果顯著。同時,研究建立了“核桃豐產栽培技術規程”等9項標準。
三、成果知識產權情況
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地理標志產品認證3個;新品種6個、審定良種7個、認定良種16個;發布行業標準1項,地方標準8項;發表論文37篇。獲2015年度云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第六屆梁??萍歼M步二等獎。
四、經濟和社會效益情況
實現總產值131.80億元。與面上生產比較,平均增產14.6kg/畝,增加產值(含復合經營部分)723元/畝,近三年新增產值(利潤)52.64億元。各項技術示范推廣效果顯著,面積達1990.22萬畝(標準化種植面積占總面積的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