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成果
Promotion results
油茶優良品種選育
擁有單位 |
西南林業大學 |
評價方式 |
驗收 |
|
推薦單位 |
西南林業大學 |
取得時間 |
2013年 |
|
成果來源 |
云南省級科技計劃項目 |
聯 系 人 |
石卓功 |
|
聯系電話 |
0871-63863116 |
電子郵箱 |
zgongshi@swfu.edu.cn |
|
通信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白龍寺300號 |
|||
成果轉移轉化和推廣應用意向 |
許可使用、合作轉化、技術服務 |
成果簡介
一、成果主要內容及應用領域
本研究成果基本摸清了云南省油茶種質資源分布情況和利用價值,建立油茶種質資源圃30畝,引種收集省外油茶種質資源118份(其中優良品種41個), 發掘出省內具有油用價值的野生種9個;選育出普通油茶優良無性系8個,并經云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適宜在云南省文山州和德宏州及其相似氣候條件下推廣應用;開發出新型芽苗砧嫁接技術,其成活率穩定在95%左右,已廣泛應用于油茶的苗木繁育。
二、成果主要創新點
(一)選育的優良無性系具有高產、高含油率。德林油4個無性系單位冠幅產果量在1.53kg/m2以上,鮮果出籽率在40%以上,種仁含油率在48%以上,鮮果含油率在6.6%以上。云油茶4個無性系冠幅產果量在1.98kg/m2;鮮出籽率在52%以上,種仁含油率53%以上,鮮果出油率6%以上。
(二)基本摸清了云南省油用野生油茶資源。在云南省野生油茶資源中初步確定了連蕊茶屬茶油品質好;從產量來看,騰沖紅花油茶和怒江山茶較高;從出籽率來看,連蕊茶的出籽率最高;從分布范圍來看,怒江山茶幾乎全省都有分布,騰沖紅花油茶的分布也擴大到了臨滄市、紅河州;從保護價值來看,騰沖紅花油茶、五柱滇山茶的保護價值更高。
(三)創新了普通油茶芽苗砧嫁接和大樹換冠嫁接技術。應用改良后的芽苗砧嫁接技術提高了嫁接的勞動效率和成活率,使嫁接成活率在95%左右。大樹換冠嫁接技術保濕效果比一些油茶產區總結的嫁接方法好,嫁接成活率在80%以上。
三、成果知識產權情況
8個普通油茶優良無性系通過良種認定:德林3號、德林4號、德林5號、德林6號、云油茶1號、云油茶2號、云油茶5號、云油茶6號;獲授權發明專利(專利號200910094718)1項;制定油茶地方標準2個;發表科技論文8篇。
四、經濟和社會效益情況
采用上述油茶優良品種造林,只要做到良種良法,到盛產期畝產茶油在50公斤以上,而目前全國的平均產油量在10公斤/畝左右。如果按現行每公斤毛油30元計算,采用良種每畝產值可達1500元以上,是普通油茶林的5~9倍,經濟效益可較大幅度提高。 成果的應用能夠在短期內為云南省油茶產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優良品種及其苗木,較大幅度地增加油茶單位面積產量,對促進油茶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